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与实际部门对产业组织理论及实践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但从探索经济集约增长规律的角度研究产业组织问题的著述还不多见。中国经济出版社新近推出的谢地教授的新著《产业组织优化与经济集约增长》在此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反映出我国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首先,该书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理论史,把含义多元、众说纷纭的“组织”要素界定为“产业组织”,力图在现有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内阐释“产业组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把其作用概括为创造增长机会、促进增长实现、构筑赶超效应、适应经济增长,等等。而这恰恰是产业组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一种新的诠释或发现。
其次,作者充分运用并发挥了“自组织”理论的方法,重新界定“产业组织”的概念。这部著作比较成功地运用了在耗散结构论、超循环理论、协同论及突变论基础上形成的“自组织理论”去界定“产业组织”的含义,认为“产业组织”并非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仅仅是产业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垄断抑或竞争关系,更不仅仅是政府实施维护竞争、反垄断政策的政策工具,“产业组织”实际上是一个企业的“自组织”过程,是与“企业组织”有某种同一性的、互动的过程,或者说,“产业组织”是企业“自组织”的结果。这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人们通常对“产业组织”概念的狭义理解。
其三,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深刻揭示了产业组织化与经济集约增长的内在机理,在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中可谓独辟蹊径。作者在明确界定经济集约增长内涵的前提下,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宏观(国民经济)三个不同的层面,论证了产业组织优化与经济集约增长的内在规律或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绩效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的考察,既是对其理论的证实,也是其政策主张的准备或铺垫,从而大大扩展了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视野。
最后,作者在强调“产业组织”是企业“自组织”力量作用的客观结果的同时,并没有陷入“市场乌托邦”的认识误区,没有忽略政府产业组织政策作为一种经济过程“被组织”力量在产业组织合理化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其政策主张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培育我国企业的自组织能力;二是完善政府产业组织政策,提高政府这种经济过程“被组织”力量的行动能力。无疑,这是对我国产业组织问题冷静、正确的认识。